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行业动态 > 正文

    农产品电商销售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

    2018-07-17 09:59:28    浏览:0    点赞:0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手机正成为农民“新农具”


     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,新业态正蓬勃兴起。我国在42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电商精准扶贫试点,探索鲜活农产品、农业生产资料、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。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.25万亿元,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,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。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


      近年来,农产品滞销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大问题,因为农产品大多数是鲜活产品,所以销路不畅很容易导致滞销、卖难。这在全世界都是重要的话题。那么,在国家层面上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的问题,农业农村部又有哪些措施?


      7月2日,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说,近几年,由农业农村部牵头,自2001年开始,国务院批准每年搞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,到目前已经办了16届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随着机制的成熟,其规模越来越大,影响越来越强。另外,最近三四年,农业农村部还进行了150多场专场推介会,签约了54亿,总采购金额达到了127亿,采购量252万吨,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平台。


      要解决产销对接、农产品滞销卖难的问题,还需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。其中一个是区域品牌,每个区域的文化、自然和历史等条件不同,区域品牌是不一样的。另一个是企业品牌,各个龙头企业、大公司利用现代科技、现代标准、现代营销手段构筑起来的企业品牌,所谓的百年老店。第三个是产品品牌,比如章丘的大葱,就是最著名的,既是产品品牌又是区域品牌,还有定西马铃薯,还有贵州的都匀毛尖茶叶,这些都是区域品牌。所以,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也是解决产销对接的重要方面。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农村信息服务不断提升


      前不久,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农业高分观测卫星,大型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都安装了GPS或北斗卫星系统,这在现代农业技术的轮作休耕、监管、动植物疫病远程治疗、农机精准作业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。


      另据了解,在国务院的要求下,有关部门深入实施“宽带乡村”工程,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,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。2017年底,全国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到了96%。在信息化互联网领域,城乡差距越来越小。


      据《慈善公益报》记者了解,随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,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。在全面总结12316经验做法和试点的基础上,2017年开始在18个省市开展整省推进。目前,有20.4万个村已经建立了益农信息社,主要提供公益服务、便民服务、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方面的服务,益农信息社有效打通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,这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。


      预计未来两三年内,在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、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要在80%以上的行政村建立益农信息社,这对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来说是革命性的。
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手机已成为农民的“新农具”


      手机在我国的普及率相当广泛,这种以前只能用来打电话、发短信的通信工具,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迭代,手机的作用显示出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。因为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把农产品卖到千家万户。

      目前,我国每百户农民手机拥有量超过300部,但是很多农民把手机当作通信工具,并没有作为互联网工具。因此,农业农村部近三年来特别重视对农民应用手机的培训。随着培训进程的深入,手机已成为新的生产工具,手机在农民手里不仅仅是生活资料,更是一个生产资料,通过手机可以了解外边的世界、市场的需求和新的技术,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诊断动植物疫病病害,所以手机被称为“新农具”。加强对农民手机应用的培训,这个事看似很小,但是影响深远。所以几大电商,包括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几大国字号的电信企业都高度重视和支持。


      手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案例有很多,如养殖业、种植业、产后加工,全产业链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。

      总的来说,不到三年时间,我国在农业信息方面取得的进展是可喜可贺的,但同时,距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,因此,我国未来在农业方面面临的任务还是异常艰巨的。
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